主頁 > 養生知識 > 中醫原理
中醫原理

古代中國強調天人合一、萬物一體,提倡人-自然-社會高度和諧協調。傳統中醫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發展,將人體自身,以及人體與自然界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體。中醫學是一門具有東方色彩的學科,擁有自成一格的理論、診斷和治療,注重運用綜合分析方法,以宏觀角度來研究人體內在聯繫,和體內外環境之間的聯繫。 

整體觀念是中醫學的基本特點之一,貫穿於中醫生理、病理、診斷、治療之中。所謂整體觀是一種思維方式,即以統一和完整性來認識事物及事物之間的聯繫。在中醫學包括:(1)人體自身是一個有機整體;(2)人和自然界(外在環境)也保持著統一的整體關係。 

 



生理方面:中醫有「五臟一體觀」,通過經絡系統,將全身組織包括五臟、六腑、五體、五官、九竅、四肢百骸聯繫起來,構成表裡相關、上下溝通、密切聯繫、井然有序的五大功能系統,並且通過精、氣、神的作用來完成統一的生命活動。 

生活經歷、社會環境與人身心健康密切相關。人的精神活動是對外界的一種反映,現今生活環境的變遷,激烈的社會競爭和繁雜的人際關係,對人的身心影響深遠。人與社會的統一,主要表現在對社會環境的適應性,如果不能適應環境,勢必造成心理壓力。中醫認識到心理失調可導致多種軀體疾病,內因七情成為中醫學重要的病因之一。七情是指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七種精神活動,與臟腑有密切關係。當劇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,造成部分人精神與神志變化,導致臟腑、組織、器官之間失衡,就會生病。

科技、社會進步帶來一些新的健康問題,如噪音、污染、外出活動減少、過度緊張的生活節奏等,令很多人精神焦慮、頭痛、頭暈、肥胖等。社會角色、地位的不同,構成不盡相同的疾病譜,更需要因人制宜地治療。中醫養生方法可發揮積極作用,如以補腎方法增強人體對噪音的抵抗力,減少耳聾、耳鳴的發生;氣功、太極拳等可以安定心神,緩解精神壓力所造成的疾病。 



總之,中醫學以天地人三才一體的整體觀去指導臨床實踐,以人為中心,從人與自然和社會三者的關係去探討人的生命過程,及防治疾病。整體觀念告訴我們,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,因此看病時,不能只從有病的局部著想,應該全面診察病人的身體情況,並連同四時氣候、地域水土、生活習慣、體質性情、年齡性別、職業特點等一併考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