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養生知識 > 诊疗原理
诊疗原理

三分钟读懂诊疗原理 – 食疗

  针灸——中医认为人体中的经络系统负责输送全身的“气”、“血”及“血液”,这些输送物质在体内循环,使身体中的各个组织与器官保持平衡与稳定。然而当经络系统出现阻塞不通的情况时,则影响了这些物质的输送,使“邪气”侵入,此时人体就会开始出现异常病变。当针插进人体之后,会引起人体自身的反应,加强气血循环,克服经络的阻塞,使经络系统恢复正常,病症因此得以治癒。针与灸是两种治疗方法,传统中医多用针法来治疗急性病,用灸法来治疗慢性病。 

  艾灸——艾灸可以分为“艾”和“灸”两个字。“艾”指的是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。艾性温,其味芳香,善通经脉,具有理气血、逐寒湿、温经、止血、安胎的作用。“灸”指的是灸法。灸法是运用艾绒或者其他药物为主要灸材,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,进行烧灼、熏熨,通过温热刺激及药物的作用,经过经络的传导,达到温通气血、扶正祛邪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。 

  拔罐——拔罐疗法又称吸筒疗法、火罐气。中医学理论认为,人之所以生病,就是在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气等外界致病因素的作用下,以及体内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紊乱所致。中医拔罐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对人体体表穴位的局部刺激,利用经络的传导功能和双向调节作用,扶助正气,祛除体内的病邪,以通行气血、疏通经络达到除病健身之目的。 

  刮痧——刮痧起源于古老的中国,(年代不详),有资料证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。刮痧,就是利用刮痧器具,良性刺激经络穴位,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,使经络穴位处充血,改善局部微循环,起到祛除邪气、疏通经络、舒筋理气、活血化瘀,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,从而达到扶正祛邪,防病治病的作用。